任務
我預定本週的工作任務為
1.搜尋共同決策評量工具之驗證的研究設計模版。
→深入思考: 想驗證哪些特質以及為什麼?
2.思考哪一些共同評量工具是可以運用於台灣臨床環境並有驗證之必要性。
→深入思考: 工具的評量目的為何?
前言
下禮拜就要開學了!放完一個長假我真的需要開始收心,並著手規劃如何應對下學期的作業!目前聽說研究方法的作業是提交一篇類似proposal的內容,因此,我需要開始認真思考”共同決策”的研究方向可以怎麼執行以及如何規劃,並且考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就理想層面而言,我有興趣的議題是探究”共同決策”的品質對治療成效的影響以及其作用模型。但就現實面而言,目前我的功力尚且不足以完成此理想,且影響決策品質與效能的因素還尚未被完全處理,如:需建立個案的病識感並提供衛教、使用哪些評量工具才算完整以及工具是否經過驗證、治療師是否具備實證之預後判斷能力以及治療師與個案是否具備溝通能力。
由於上述殘酷的現實議題,所以我先選擇相對而言較容易入手的議題-驗證共同決策評量工具。
思考脈絡
雖然我暫定的研究方向是驗證共同決策評量工具的心理計量特質,但是我還是需要先釐清我的中心思想,以方便我進行深入思考!
1.長程目標: 提升OT的實證醫學(建構作用機制)
2.中期目標: 提升臨床決策品質與效能(品質監控依據)
3.短程目標: 驗證評量工具的心理計量特性及適用性
而我的理論依據主要以實證醫學為出發,並帶出治療師需具備預後判斷能力,且此判斷能力需要完整/精確的評估,最後說明評量共同決策的價值。
1.共同決策被認為是實證醫學結合以個案為中心溝通技巧的成果。
2.執行共同決策的前提為個案/家屬具病識感、治療師具備預後判斷能力、治療師可有效協助病患、充裕時間、雙向溝通。
3.預後判斷的關鍵在於實證、完整/精確評估以及追蹤一段時間。
4.評量”共同決策”相關決策成果主要可當成決策品質的依據以及提供臨床推理依據,並讓治療師反思自我是否需要修正自己的決策過程中的表現。且執行評量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共同決策的作用機制以提升實證醫學。
5.然而評量工具的品質不期參差不齊,品質不佳的評量工具會影響我們對治療成效的推論以及研究成果,因此,研究的基礎為驗證評量工具的品質以確保未來進階研究的成果推論效度。
結論
驗證評量工具的最終目標為提升實證醫學!而要驗證哪一個評估工具以及哪些心理計量特性則我需要繼續思考!
looks good!
回覆刪除看得遠、且有步驟亦有論述!! It's great!
或許我可以協助將 各步驟的環節連接的更緊密,論述更為明確/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