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成效評量型文獻之評析作業之準備心得。
工具:Activity Performance Measure
文獻:Murgatroyd, P., & Karimi, L. (2016).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 novel measure of activity performance and participation. Disabil Rehabil,
38(4), 374-383. doi:10.3109/09638288.2015.1041610
心得與收穫
1.在評估概念方面
我覺得作者的評估概念滿有創意的!首先,作者將評量活動分成兩群,一群基礎的日常活動,另一群複雜的社會性活動。在這兩群活動中,作者選用不同的評量概念,如:在基礎活動中評量個案的獨立程度,而在複雜的社會性活動則是評量個案的生活方式。且利用加權計分方式來整合這兩個評估概念,並以9-100分的數值來描述個案整體活動表現的受限程度。
雖然這樣加權計分方式的正確性還有待商榷,但我滿認同對於BADL及IADL分別使用不同評估概念的方式。因為IADL的範圍可大可小,而且未必會是由我們自己獨立完成,因為分工合作在現今社會中已是一種常態的作業模式。因此,如果僅用獨立程度來描述個案的活動表現,這似乎並不能真實呈現個案得受限程度。
雖然對於如何針對生活方式來進行給分,我並沒有得到詳細的資料。我還是覺得這個想法很有創意,因此可以持續追蹤這個工具的發展。
2.在評估工具發展程序方面
發展一個新的評估工具真的需要花費很多心力!而在執行信效度驗證之前,理想的發展程序應該是先以專家會議的方式驗證評量工具的內容效度並進行簡單的臨床測試,當測試完成之後才開始正式進入信效度驗證的階段!
3.在寫作方面
因為作者在寫作上的不足,讓我必須持續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清楚突顯相關重點,我覺得這是我必須持續練習的作業!
4.在統計方面
檢驗自己對於信效度指標的熟悉程度,並強化自己對於不同指標該選用哪種統計方式的判斷能力。目前現階段的能力只能將不同指標與對應的統計方法進行配對,還無法直接recall不同指標該使用哪些統計方法。因此,此篇文獻可以加強我對於不同指標可使用哪些統計方法的印象。且提醒我統計方法的選用需考量量表的尺度以及樣本的得分情形來判定是選用有母數分析還是無母數分析。
總結
整體而言,我覺得Activity Performance Measure是一個滿有潛力的評量工具!雖然在文獻整理的過程中因為前言描述冗長、補充資料未知等因素讓我覺得很痛苦,但是好險有因為有老師的指導以及作者的熱心回覆,讓我順利終於可以順利釐清相關的研究流成以及架構。
1. 二作者皆非評估工具驗證與發展之專家,亦非相關領域之領導型學者
回覆刪除2. activity & participation 之定義困難,學術上欠缺共識,且二者皆很可能是多向度。
3. 由於 2, 作者採用 clinimetrics 發展工具,因此內容上以專家意見為主,不易取得多數學者的共識,其內容是否正確難以實證。
4. 此工具包含半結構式訪問,計分亦困難,不利使用
綜合以上,此工具之評估概念不易定義,不易使用,不易驗證,故難以推廣。
1.我認同老師對於APM評量工具不足之處的觀點。它的評估概念真的還有很多值得爭論的點。
刪除2.背景資料補充:主要作者Murgatroyd是一名臨床OT(英國人),APM應該是他在澳洲讀公衛碩士所發表的碩論。而Karimi應該是他碩士學位的指導老師。由此背景我們可以推知,Murgatroyd是因為對現有工具的反應性覺得不滿,所以才想要發展一套符合自己理想的成效評量工具。
3.針對推廣度方面:或許因為我們是研究人員,因此對於評量工具的要求非常嚴格。而臨床人員可能比較在乎評量項目如何被定義,如何施測,如何記分,工具是否具備反應性等,只要評量項目可以明確被定義、施測容易、評分規則明確,則臨床人員的接受度可能就會比較高。我想或許是因為Murgatroyd本身是臨床OT,所以他發展的APM比較容易能符合臨床人員的胃。且Murgatroyd曾在與我的書信往返中表示,英國的社區OT團隊已經將APM當成一個例行性的成效評量工具。
"The APM website (www.theAPM.net) has quite a lot of other information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cluding the recent results of an evaluation in a community OT team here in the UK. The team has now decided to use the APM as a routine outcome measure, it is good to see it gradually being picked up more widely."